户外狂人亲测始祖鸟抗寒能力,零下15度雪山攀岩玩雪不觉冷!
这大夏天的,大部分人都会在休假的时候找个避暑胜地消遣一下,但是你们还不够绝,极果体验师大鬼在炎炎夏日,选择了和朋友一起登海拔 5430m 的半脊,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下“避暑”。
不过这避暑避的也太大了,冷的从秋裤到外套都是一身“鸟装”,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主角:始祖鸟 Gamma LT hoody 软壳。在极限寒冷的条件下,体验师大鬼依然可以得到温暖的防护,这款软壳经受住了极寒的考验。看看这篇体验,没准就种下始祖鸟的草了!
Part.1 前言
本人是一个喜欢登山和摄影的户外爱好者,元旦四姑娘三峰回来,就计划了端午前的半脊登顶活动,相对三峰,半脊的岩雪混合路段更长,对技术装备使用要求更高,相对难度也更高。
恰逢极果提供了一件始祖鸟 Gamma LT hoody 软壳衣作为测试品,利用这个机会考验下 LT 系列是否能胜任这种较极限的环境。
Part.2 出行装备
(全部扎营装备和技术装备都装进50升的包里也是一个挑战)
话说,常玩户外的,多少都会有几件鸟,我虽不是一个盲目的“鸟人”,但是想想也确实有不少鸟的装备,仅此行使用的,就有鸟的速干 T 恤,50升背包,12升冲顶包,防风马甲,绒帽,排汗秋裤。
(此行的重头戏,始祖鸟 Axios 50,Quiver和Gamma LT hoody)
始祖鸟的服装系列,总体分为 SV,AR,MX,LT,SL 等, LT 在始祖鸟系列中不属于极限环境使用的,而大多驴友,感觉既然重金购买一件始祖鸟,一定要搞一个 SV(server use)向导级的,或者至少AR(all around use)多功能级别的,既高大上又有面子,适用性还广。其实不然,对一般的徒步穿越而言,除去杀鸡用牛刀之嫌外,向导级产品的重量更大、舒适性略差的特点,其实反而远不及LT系列的轻薄、透气、好看来的实用。如果你决定主要用于雪山攀登,SV 确实很合适,而如果你只是走走乌孙、狼塔,MX 和 LT 系列通常是更适用的。
始祖鸟的另一个参数,Alpha、Beta、Theta 和 Gamma,前三个基本是与长短和细节设计有关的参数,而 Gamma,则是专门针对软壳的一个系列。所以从代号说,Gamma LT Hoody就是一件轻薄款带帽软壳。
Part.3 体验环境
半脊登顶,面对的是最低大约-15度的体感温度,海拔5430,端午期间气候特点有雨雪可能,因此对服装的防风、防水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,理论上,搞一件 SV 再合适不过,但是此行综合感觉,搭配合理的话,LT 也能够胜任。这也算对 LT 系列的一个极限测试了。
半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6月初的季节,对服装的要求就是,能够一天从盛夏到严冬,分层穿着是最基本的要求。从排汗,到抓绒、羽绒、软壳,可以一层层的增减,这样既保证了不带多余装备,又保证了始终舒适的温度。
至于冲锋衣,除了严酷环境,对我而言,那只是一件雨披,因为毕竟,再好的冲锋衣,透气性也远不及软壳,能在最多时间里作为外套穿着的,非软壳莫属。Gamma LT 属于始祖鸟的 Essential 系列,定位就是全天候和用途广泛,对一般的徒步穿越是再合适不过的。而 LT 其较为轻薄的特点,尤其适合分层穿着的要求,四季使用都没问题。
Part.4 出发
▼第一天
就从成都赶往半脊大本营,成都约30多度的闷热天气,到大本营海拔升至3560,感觉甚是凉爽,体感温度在20度左右,这个温度恰好适合 Gamma LT。
Gamma LT 属于修身设计,本人身高184,但是始祖鸟外套基本都选择 M 号,当然如果你有个大肚子要小心了,始祖鸟 LT 系列的修身裁剪,很挑身材,偏胖的朋友还是选择 SV 这类型号会更加合适。
随着太阳落山,温度急剧降低,Gamma LT 的保暖性也充分体现出来。到晚上8点,温度降至10度左右,此时 Gamma LT 内分别配合上马甲、抓绒到排骨羽绒,满足不同的温度要求。这件软壳的透气性表现相当出众,热的时候没有觉得捂汗,而冷的时候拉上高及下巴的前拉链,也能营造出一个很好的保温系统。
▼第二天
晴,白天体感温度25度。一早,在景区溜达适应海拔。从3560一路步行到达3800左右,这种环境和高度,是最适合一件速干加一件 Gamma LT 的,这次送评的是2016年的新款,主打色系是亚德里亚蓝、玄陶棕和黑色,恰恰没有我最爱的2015款海神蓝(深蓝色)。当然若论亮骚,此次我上身的这件亚德里亚蓝确实是完成了任务。
(新款颜色系)
(我最爱的海神蓝,新款没有)
(亚德里亚蓝确实很骚)
LT 的轻薄类型,设计的使用温度应当是最适合套在T恤或者薄的保暖层外,而大多数人选择软壳时通常偏大,虽然保证了套羽绒服的空间,但是难免视觉效果较差。身高184,胸围102,个人认为穿m正好。当然套排骨羽绒也能够胜任,且看下文分解。
(从背影看,我这件 m 码的衣服相当合适)
▼第三天
阴,前往 C1(1号营地)。从海拔3560到4400,一路从阴到小雨,恰好另一个测试项来了-防水。严格说,软壳只是具备防泼水功能,行前我就在莲蓬头下测试过 Gamma LT 的防水性,虽然也是通过织物表层的荷叶效应防水(而不是一般冲锋衣的防水薄膜防水),但是防水性依然出众。所以一路上行,从阴到雨我也可以放心不换衣服。相信大多数驴友都有这种感受,阴雨天穿冲锋衣,如果温度不是很低的话,基本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,这是因为只要是冲锋衣,透气性再好也不够透气,大量运动产生的汗最终让你湿的和淋小雨效果一样。软壳则会好很多。
(一路小雨,重装下 Gamma LT 效果不错)
多次兜兜转转,终于看到 C1 营地的平台,这时候大家开始得瑟照相。抖抖身上的水珠,几个小时下来,竟然衣服没有湿,这也真是神奇,不知道洗涤多次以后,是否能保持这种效果。
下午时分,雨停了一会,利用这个空挡扎营。刚刚扎好营地,就又下起来,而且一旦下起来,还相当大。配合着头顶隆隆的雷声。让人相当担心。不一会,雨变成了雪,坐在帐篷里,看到外帐上的雪花越来越大,着实为第二天凌晨两点的冲顶捏了一把汗。钻出帐篷一看,鹅毛大雪伴着大风,因为温度不够低,所以雪落下后,一部分就开始融化,但是在 Gamma LT 上,其光滑的表面和很好的荷叶效应,基本可以做到不沾雪,轻轻抖一下,也可以把雪水抖掉。所以这件软壳,是完全可以胜任小雨或者下雪的天气的。
(内套排骨羽绒效果)
钻回帐篷,睡了一会,大约下午6点,同行的叫我,太阳出来了。出来一看,果然天边的阴云被撕开一个小口,阳光隐约可见,这就是所谓,山里的天孩儿的脸。山底升腾起氤氲的水汽,配着白雪盖顶的苍翠青山,别有一番水墨韵味。
因为海拔和天气原因,此时温度大约只有5度左右,Gamma LT 下面套上排骨羽绒,虽然略显臃肿,但是得益于腋下的三角插片设计和很好的弹性,对动作没有任何影响。
(即便做一些幅度较大的抱石动作,也不会有任何拘束感)
▼第四天
冲顶返回。海拔原因,一夜无眠。凌晨1点,向导兵哥准时叫醒。2点开始冲顶,此时温度大约负五度左右,排汗+薄抓绒+羽绒+Gamma LT,我穿上了几乎所有的衣物,出发。
(与此行向导,兵哥探险大名鼎鼎的兵哥)
雪山攀登与一般的徒步穿越不同,大多情况下是需要装备的,安全带,头盔,手套,对衣服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Gamma LT 的修身设计虽然在套排骨羽绒的时候略显臃肿(当然理论上 Gamma LT 并不是为这种穿着而设计),但是其修身的设计和良好的弹性,保证了没有多余的内部空间,防止了内部空气流动,反而保暖性出奇的好。前短后长的设计使得安全带不会被衣服遮蔽,防止操作技术装备的时候带来麻烦。不得不赞的是兼容头盔的风雪帽,三点调节,可以保证帽子贴合头盔,帽子随头动。这个帽兜基本算是我使用过最顺手的了,所有调节点,带厚手套都可以调节,大小和功能性也算做到了极致。
(攀登过程中,风很大,体感温度-15左右)
上升过程很费力,从4400的 C1 上升到4890的 C2,越来越陡峭,C2 再向上不久,就可以利用上升器辅助了。高海拔登山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,体力耗费非常大,往往会导致出汗,而实际温度非常低,又会导致失温。所以一方面是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运动节律避免出汗,另一方面,衣服的透气性需要很好。大多雪山攀登直接把羽绒服穿在外层,一方面是因为太过臃肿无法套在冲锋衣内,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透气性,但是羽绒服本身面料耐磨性较差,大风时也不易保证防风性,所以将软壳套在较为轻薄的羽绒服外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,构成防风层加保暖层的一个温度系统,也没有失去透气性。
(孤独的登顶)
6个多小时后,登顶半脊,5430。要命的是,后面的队友还遥遥无期。唯有把 Gamma LT 的下摆抽绳收紧,袖口塞在手套里,帽子调整好,完全防止热量泄露。这一等,就是将近两个小时,高海拔、大风、几乎静止的状态,这也算是对 Gamma LT 和我的一个极限测试了。从出发到登顶,8个小时后,全体登顶成功,下撤。一路从顶下到 BC,海拔下降近2000,瞬间从寒冬到了酷暑,而这件 Gamma LT 一直都穿在身上,搭配不同的内层,也着实证明了其适用性。
(全员登顶)
此行利用高海拔攀登,对 Gamma LT 的测试不算主流,毕竟 LT 系列用于这么极限的环境不是很多。但是总体下来,它依然很好的完成了任务,而且够靓够强,以后将会是我背包中一件常备衣物。
Part.5 体验总结
经过这些天的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。
1、是面料优异,Gamma LT 并没有采用常见的 Windstopper 这类薄膜防风,而是自家的 wee burley 双层编织面料,透气性明显优于 Windstopper,结构特点也决定了在耐造方面也会强出一大截。且表面相当光滑,荷叶效应更好。
(内外面料对比)
2、是细节设计出众,袖口采用新颖的弹力接片的设计,对带手套和拿登山杖而言,再方面不过。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,袖口的粘扣和手套的粘扣粘在一起,或者袖口的粘扣黏住了登山杖的腕带。这种设计既简洁又实用,还具备防风性,但是有点小问题,就是弹性接片过硬,导致需要看表的时候,很难戴着手套把表从袖口里撸出来。建议始祖鸟采用弹性更大的材质。
(袖口接片设计)
3、是裁剪好看,这件衣服完全贴合身体曲线,略收腰,且下摆包裹住臀部上侧,一方面这比一般宽松式的冲锋衣看着更加美观,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内外层之间有过多空间,导致温度散失。
4、是专业性有保证,虽然只是LT系列,但是在风雪帽设计上完全符合专业要求,对头盔兼容很好。袖子亦采用了立体裁剪,既保证了修长美观又不会产生局促感。而腋下的插片设计保证了修身的同时不会影响运动。
(帽檐硬挺有弹性,塑型能力强)
5、是定位广泛,此行从20多度到零下15度的体感,最外层基本都是这件软壳坚持,防小雨,防风雪,不会太热,综合素质保证了它是一件有可能穿着机会最多的外套,也许它没有 SV 系列的防风防水性强大,也没有 Traverse 系列的超轻简洁,但是它的中庸恰恰是一种完美,毕竟我们的旅行不可能永远在高海拔严酷和极度休闲的环境中,当你需要一件外套却能随意切换时,Gamma LT 一定能满足你的要求。
附送几张风景:
始祖鸟 Gamma LT Hoody 软壳
采用轻量的 Wee Burly 双层编织技术,使得这款冲锋衣具备良好的压缩性,并且重量更轻。正面采用 No Slip Zip ™ 拉链,可避免主拉链自行滑开。头盔兼容式 StormHood ™ 风雪帽,保证了在极限环境中完美保护头部。可调节的下摆抽绳,可防止寒气入侵。
—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—-
这里还有 11 件最牛冲锋衣,你熟悉的哥伦比亚北脸
都没有入榜···
打开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:极果网
公众号回复:冲锋衣
见过3件就是户外达人~
户外狂人亲测始祖鸟抗寒能力,零下15度雪山攀岩玩雪不觉冷! 本文转载自网络,文中涉及品牌、商标、logo均为品牌方所有,如有版权,请联系黛乐二奢网客服微信boge1927删除:https://www.idaile.cn/sjdszx/569185/